第七十六章 昏迷_明月昭昭
笔趣阁 > 明月昭昭 > 第七十六章 昏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六章 昏迷

  第七十六章昏迷

  是夜,于阴森森的寒风中,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停在京郊一小院前。

  “笃笃,笃——”

  两短一长,指关节敲在木门上,在黑夜中格外响亮。

  “爷,您回了?”

  千升偷偷开启一个小缝,左右瞅了几番,才敢打开门。

  谢时晏身上的衣服已经看不清原来的颜色,头发上也溅有浓稠的污血。他一言不发,直奔主房踏去,刚好和听见动静出来的李昭撞了个对面。

  他眉头微动,大跨步走上前,似乎想拥抱李昭,但他又看了一眼身上的脏污,放下已伸出去的手。

  “赢了?”李昭轻声问。

  “嗯。”

  他没说多余的话,但神色间难掩骄矜,像个战胜的将军。

  次日,皇帝病重吐血,口不能言,移居养心殿静养龙体。年仅八岁的小太子监国,太子少傅辅政。

  谢时晏没错过她眼里那抹关心,他心下宽慰,却推开她,“我身上脏,莫污了你。”

  关素卿和谢时晏并排而走,他叹道,“终于——尘埃落定!”

  他考虑的很周全,若是成功还好,但若是败了……此处离城门不过一里地,他给李昭留下了足够的人手和钱财,他们母子二人可迅速出城,从此改头换面,安稳度过余生。

  太子性软,且当日一战,血溅宫殿,让小太子更加害怕,终日神色惶惶,朝堂上半句话不敢说,尽数由少傅做主。

  她身上干干净净的,在他眼中,昭昭是天上的明月,明月皎白,不容半分亵渎,连他也不行。

  李承安好办,他未明正身份,京中见过他的人少之又少,谢时晏把他藏于寺庙中,派心腹看管保护。而李昭已经恢复长公主之身,逃不过朝贺大典,而且所有人都知道他在乎她,他想了许久,忽然想起之前曾见过的一个女子。

  “你没事吧?”李昭忙扶上他的手臂。

  早朝结束,身穿官服的官员陆陆续续走出大殿。

  多年夙愿了结,他从胸腔里发出低沉的笑声。不知是不是太过高兴,他忽地眼前一黑,趔趄着一下。

  京中形势波云诡谲,他要面对的除了明面上的皇帝、九王,还有暗中的白莲旧党,他没有十足的把握保护妻儿,于是便想了个偷梁换柱的法子

  “无碍。”

  所幸,上天不负他!

  这么多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他会给他的妻子无上的尊荣,给他的儿子万里锦绣江山。而爹娘的期望、谢氏门楣的振兴,他都做到了!

  她不是一直想效仿公主么?便如她所愿。

  尽管他此时很想抱抱她,想把那压抑多年的、滚烫的感情诉诸于口,但他还是克制住了——没关系,他们之间再没有藩篱阻碍,来日且方长。

  他看着她,道,“我们回家。”

  崇德二十二年五月底,皇帝于内宫接见万国来使。于大宴正酣之时,九王李珣起兵谋逆,以谢时晏为首的一众臣子拼死抵抗,终诛杀叛王,肃清反贼。

  原来,谢时晏早就为李昭母子安排好了退路。

  他让手下的能人异士为她梳妆打扮,她的眼睛和公主很像,几乎不费功夫。他又让人教她仪态举止,学着公主的姿态坐卧行走。实际上,李昭自出了长公主府,就被千升拉到这个偏僻小院,此处远离皇宫,受不到半分侵扰。

  两个月后,反贼被诛杀殆尽,传国玉玺归位。

  他哑声道,“我来接你回家。”

  “多亏谢兄提携。短短几日,让兄弟我也感受一把何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当日一战,他的顶头上官也在场,刀剑没伤到他,可他年事已高,回去后竟因心悸而死。作为升天的鸡犬,他这个少卿摇身一变,如今已成为大理寺卿,官拜正四品。

  他看了看胸`前的补子,美滋滋道,“走,喝酒去。”如今的好友权倾朝野,又找回了玉玺,值得大醉一场。

  谢时晏却瞥了他一眼,继续往前走,“不去。”

  “嗳——怎么?谢兄也玩翻脸不认人那一套了?”

  谢时晏道,“我要给我儿子过生辰。”

  七月二十,那小子的生辰日,他记得清楚。

  “原来如此。”关素卿恍然大悟。儿子生辰,确实比喝酒重要。

  “你准备什么时候让他入宗祠?”

  如今虽然都知道谢少傅和明月公主育有一子,是正儿八经的皇室血脉,但到底没入宗祠,礼法上说不过去。

  “快了。”

  送走使臣,平定内朝,诛杀叛贼……谢时晏近来忙的脚不沾地。还有朝堂的流言蜚语,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谢大人莫非是要窃国不成?

  在这个关口,他也不想把李承安推到风口浪尖。

  关素卿点点头,“你心中有数便好。”

  两人皆身高腿长,很快走到交叉口。关素卿这个浪荡子难得正经一回,他看着谢时晏,语重心长道,“就算再忙,谢兄也要保重身体才是。”

  短短两个月,他消瘦不少,眉峰凌厉,整个人像一把出鞘的利剑,触之即伤。现在敢跟他说话的,除了关素卿,就只有李昭母子了。

  谢时晏听出他的关心,紧绷的下颌略微和缓,“多谢,我不碍事。”

  他近来确实食欲不振,盗汗多梦。御医看了几番,却始终说不出个所以然,他便也没放在心上。

  兴许只是乏了罢。

  ——————

  长公主府。

  李承安今日很欢喜,他穿着一身新衣裳,上面有娘亲亲手给他绣的小老虎。桌上有香喷喷的长寿面,最重要是,今天可以不用读书练字了耶!

  “娘亲,我能吃了吗?”

  他瞅着一旁的李昭,又看看自己跟前的汤面,大眼睛可怜巴巴地。

  “我饿了。”

  李昭安抚地摸摸他的头。他如今已经没有圆润的头顶了,长出来黑黑的绒毛。李承安不高兴地摇了摇脑袋,“男人的头,不能乱摸的。”

  李昭不由失笑,“是,我们安儿是个男人了,娘亲给你道歉。”

  一桌子酒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李承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李昭却一直心不在焉,时不时看向门外。直到那个男人姗姗来迟。

  “你来啦!”

  小不点儿激动地跑过去,像个炮仗,“说好的,今天要带我骑大马哦!”

  谢时晏轻而易举接住他,“步从容,立端正。怎么又忘了。”

  他自小端方守礼,就连当朝太子,在他的教导下也是礼仪姿态上等,偏偏到了自家儿子身上,让他颇为头痛。

  谢少傅甚至会在繁冗的公务之余沉思:小儿的性子究竟随了谁?肯定不是他,至于公主……他自见公主的第一面起,从来都是温婉贤良,这小子除了一双眼睛像公主,其余无半分相似。

  不过念归念,终究公主为自己生的子嗣,他心底是偏疼的。这次番邦进贡的汗血宝马,他亲手驯服一匹,送给小儿做生辰礼。

  李承安一听眼睛都亮了,他似乎明白了方才娘亲在等谁,他瞅瞅男人,又看看李昭,“娘亲,我可以吃了吗?”

  “好好好,小馋嘴猫儿。”

  李昭也笑了,她转头看向谢时晏,“一起吃罢。”

  他近来辛苦,眼下一层薄薄的淤青。

  谢时晏顺势坐下。他自不必说,李昭自幼受内官礼仪教导,也是食不言寝不语。可惜李承安不吃这套,他叽叽喳喳,话多的说不完,今日是他生辰,两人都没有阻止的意思,好一片欢乐之景。

  忽地,小人儿停了下来。他看看自己面前的大鸡腿,夹到李昭碗里。

  “娘亲,书上说儿子的生辰是娘的受难日,对不起,我让娘亲受苦了。”

  一句话,让李昭险些落下眼泪。

  “你这孩子,今日怎么说些胡话。”

  她压下喉头的酸涩,强笑道,“娘不苦,安儿不知道娘亲有多高兴。”

  这些年要不是孩子支撑着她,她或许早死在黔州了。她这一生做过许多错事,她不该不听父皇母后的话,不该一意孤行嫁给他,毁了他的前程。唯独生养安儿这件事,她从来不曾后悔过。

  李承安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又夹了一个到谢时晏碗里,别扭道,“我很喜欢大马,谢谢你。”

  “你多吃点肉肉,娘亲说了,吃肉才长能得壮。”

  连七岁小儿都能看出他的憔悴。

  谢时晏大为宽慰,虽然这小子至今不肯改口,但他是个纯孝之人,他的眼光不会错,两人又有着割不断的血脉羁绊,相信这声“爹”,指日可待。

  有李承安的童言童语逗闷儿,三人这顿饭吃的十分温馨,直到一件小插曲——李承安炫耀娘亲的好手艺,十分大方地让谢时晏尝他的长寿面,却惨遭呵斥。

  “胡闹,这也是能分的么!”

  长寿面寓意人健康长寿,谢时晏不是愚昧之徒,但涉及这小子,他不敢有半分轻忽。

  况且,他怎能不知道她的手艺呢?

  她一个公主,十指不沾阳春水,要不是当初为他庆生,她也学不会这个——长寿长寿,一根面不能断,火候小则面生,火候大则煮烂,他尤记得她为他煮的第一碗长寿面,烫红了指尖。

  思及此,他再也压不住内心的暗流汹涌,他定定看着李昭,道,

  “昭昭,我有东西给你。”

  小儿说的没错,儿子的生辰是娘的受难日。黔州如此清苦,他不敢想象昭昭怎么把他拉扯大,还把他教养的这么好。想起她的病弱的身体,他的心比刀剜还痛。

  幸好,这些都过去了,他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弥补她。

  他低头摸向胸`前,却不知怎么,忽地眼前一黑,一切逐渐模糊。他耳边似有千万飞虫在嗡鸣,嘈杂混乱,什么都听不清,只有李昭惊慌失措的脸,渐至黑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fa77.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yfa77.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