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离谱的纳哈出,天生圣人的鲁王_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笔趣阁 > 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 第211章 离谱的纳哈出,天生圣人的鲁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1章 离谱的纳哈出,天生圣人的鲁王

  纳哈出笑道:“不急.不急!这投降是对你我都有利的好事儿!如此一来,你我都不需要死人,本王当然愿意了!”

  使者皱眉道:“开元王,你若是愿意那就请降啊!这都来几波使者了,你一直在拖延!”

  纳哈出干笑一声道:“这投降需要一个过程嘛!

  天使,你想想,我这么大一个开元王,在辽东经营了二十多年!这投降又岂能区区几天就能做下决定?别的不说,我这里光是大元的郡王就有九个,还有各路平章十几个!

  我虽然统领他们,但平日大家做事情都是商量着来的!

  这不是正在商量投降的事吗?”

  使者皱眉道:“敢问开元王,你们商量到什么地步了?怎么都八天了,还没有商量出个结果?”

  纳哈出道:“已经商量到决定明天开第一次大元在辽东高层全体大会来商量投降的事了!”

  使者:

  合着你们商量了八天,只是商量出决定开会来讨论投降这件事?

  至于投不投降,还在走流程?

  使者无奈摇摇头。

  “你们大元,不亡才是没天理了。”

  纳哈出笑笑。

  “天使别急,我们开个几次会,肯定能讨论出结果的!到时候,我们投降了,大家都不会死人,皆大欢喜嘛!你说是不是?”

  使者皱眉道:“胡闹!别的不说,我们二十多万大军驻扎城外,每日里消耗的粮草都是个天文数字!开元王,你如此故意拖延,是不是有所图谋?”

  纳哈出干笑道:“绝无此意!我们是诚心诚意想投降的!不然这样,天使,咱们大军不是缺粮吗?我这就命城内给咱们大军送粮!咱们20万大军,每日耗粮估计着有3000石是吧?这样,为了表达我们想投降的诚意,我们现在每日供应城外大军1500石军粮!天使以为如何?”

  使者闻言,眼神呆滞了一下。

  这

  虽然说,纳哈出送军粮给大军,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

  可是,这也太诡异了!

  我们双方明明是敌对状态,你现在反手送军粮?

  我们打仗呢!

  严肃点行不行啊!

  使者忍不住摇摇头道:“若如此,你还不如直接降了!这.这叫什么事啊!”

  纳哈出笑道:“再等等,再等等!天使莫急嘛”

  金山城外。

  中军营帐。

  冯胜听到使者的回报,也是眼神呆滞了一下。

  他忍不住对左右道:“这纳哈出是把咱们当傻子么?主动送粮草的事情都干出来了!谁还看不出他是想拖延时间!”

  燕王朱棣冷哼道:“本王看他是想降,但又不甘心!”

  齐王朱榑淡淡道:“毕竟做了几十年辽东王,怎么甘心就这么放弃这样大一片基业!”

  蓝玉忍不住道:“那咱们怎么办?就这么继续等着?若是等到秋天,这城还攻不攻了?”

  朱檀笑道:“永昌侯,如今才刚刚入夏,离秋天还早着呢!”

  蓝玉皱眉道:“鲁王殿下,再这么拖下去,恐怕要出事啊!纳哈出连送粮草这种事都做出来了,可见对援军是十分有自信的!

  而且,我们对被俘虏的那些斥候的审问也结束了!

  他们已经提到了,这一次脱古思帖木儿带来的大军高达二十五万!草原上的精锐为之一空!

  并且,你当初的推测没错!晋商那些数典忘祖的东西竟然真的投靠了蒙古人!

  他们竟然给蒙古人也提供了火铳和火炮!

  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只怕是一场硬仗啊”

  朱檀点点头,道:“永昌侯说的是!敌人确实很强,鲁王卫太弱,根本不值得信任!你想做鲁王卫指挥使的事”

  蓝玉闻言,愣了愣。

  忙道:“我的意思是,虽然他们个很强,但在鲁王卫面前,也不值一提!”

  冯胜看看蓝玉,摇了摇头。

  这家伙,就是想做国公想疯了!

  你现在溜须鲁王殿下又有什么用?

  只要平了漠北蒙古,接下来大明就没什么敌人了!

  就算让你做个鲁王卫指挥使,还能干什么?

  真是

  不知所谓!

  朱檀笑笑,道:“那些俘虏不是说了吗?三天内,脱古思帖木儿的兵就会赶到这里!我们何必心急?等三天便是了!

  纳哈出送来的粮草,我们自然笑纳!

  不过

  少吃,先检查一下有没有毒,当心着了他们的道!”

  冯胜笑了笑,道:“那咱们还继续派使者吗?”

  朱檀扬了扬眉,道:“派!当然要派!顺便问问他们传国玉玺的事!”

  众人听到这句话,都是神色一凛。

  周王朱橚笑笑,道:“真真假假的东西,问它作甚!便是蒙古人真的送来块传国玉玺,本王也是不信的!”

  众人听到,都是淡淡一笑。

  事实上,传国玉玺自两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传国玉玺自秦传至汉期间,还算是路径清晰。

  即便东汉末年,董卓祸乱长安,传国玉玺丢失,被孙坚自枯井当中打捞出来,也还算可以自圆其说。

  孙坚死后,孙策用传国玉玺跟袁术换了几千兵马和自由身。

  再之后,袁术借着传国玉玺之名,僭越称帝。

  可是很快,袁术就败亡了。

  传国玉玺重新被人献给曹操,又回到了汉室手中。

  曹丕篡汉,司马炎又篡魏。

  一直到这时,传国玉玺的踪迹都算清晰。

  但是在那之后,西晋便很快陷入八王之乱,再后来,历史上有名的五胡乱华开始了。

  匈奴人建立的后汉灭了西晋,玉玺就被前赵皇帝刘聪所得。

  再之后,后赵皇帝石勒打败前赵,玉玺便落在了石勒手里。

  而东晋此时,却没有传国玉玺。

  再之后,冉闵建立的冉魏不敌前燕,冉闵托人将玉玺送到东晋求援。

  东晋便借此扣住了传国玉玺。

  但与此同时。

  前燕灭掉冉魏之后,也得到了一块据说是冉闵妻子董皇后敬献的玉玺,而因此,董皇后还得了个爵位,奉玺君。

  至此。

  传国玉玺就已经出现了两枚。

  再之后,前燕的传国玉玺落在了前秦皇帝苻坚手里,随着前秦败亡,苻坚的传国玉玺不知所踪,只剩下了东晋那枚。

  到了这个时候,玉玺是真是假已经无从分辨了。

  至于东晋手里的传国玉玺,当时一直传承了下来。

  南朝宋、齐、梁、陈的时候,皇帝手中一直都有这枚玉玺。

  然后,随着隋朝统一全国,隋文帝杨坚又获得了这枚玉玺。

  再之后,隋朝灭亡。

  传国玉玺又出现了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害,而窦建德打败了宇文化及,所以传国玉玺就落在了窦建德手中。最后由窦建德的妻子献给了唐高祖李渊。

  第二个版本,则是隋炀帝的妻子萧皇后带着隋炀帝的玉玺逃到了突厥,之后李靖打败突厥,萧皇后回归长安,将玉玺献给了李世民。

  而再之后,五代十国的时候,后唐得到了传国玉玺,随着后唐皇帝李从珂的败亡,李从珂带着传国玉玺自焚而死,从此传国玉玺不知所踪。

  但这个时候再度出现新版本,后晋儿皇帝石敬瑭说他手中有一块传国玉玺,还将其献给了辽国。

  而到了北宋年间,宋哲宗时期,又有农民从地里挖出了传国玉玺,这枚传国玉玺随着靖康之变,就落到了金人手中。

  蒙古灭金后,却并没有出现关于传国玉玺的记载。

  再之后,便是元朝的时候了。

  忽必烈刚刚去世没多久。

  一个农民在大都叫卖传国玉玺,被当时的丞相伯颜所得,认定为传国玉玺。

  没想到,那之后,大都一下子出现了几十人叫卖传国玉玺。

  伯颜就将这些传国玉玺全部收到了手中,选择了其中一个留下来作为真的传国玉玺,而其他所谓的传国玉玺全都被抹平了面,赐给了大臣们作为私人印章。

  随着元顺帝逃离元大都,这枚所谓的传国玉玺也就被带到了草原上。

  朱元璋几次北伐,都命令徐达一定要将这枚传国玉玺讨回来。

  可惜一直没有成功。

  其实看了这么多传国玉玺的记载,所有人心里都有数。

  这枚所谓代代相传的传国玉玺,早就被伪造或者掉包了。

  也难怪朱橚会说出这种话来了。

  众人在营帐中正闲聊着。

  忽然,有斥候冲进帐中。

  “大帅!正西,120里,发现大队元蒙骑兵!”

  冯胜猛地站起身来。

  “终于来了!传令三军,全力备战!”

  朱檀看向平安,问道:“本王教给你的战法,学明白了吗?”

  平安点点头,道:“学明白了!”

  朱檀问道:“制高点都抢了吗?”

  平安笑道:“殿下放心!大营附近要道的山脉丘陵如今咱们都占着!”

  朱檀满意地点点头,笑道:“那就请君入瓮吧!”

  众人看向朱檀,心中满是震撼。

  平安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在武将群当中还是很有威望的。

  毕竟是将门之后,一直以来跟随大军南征北战,战绩都很是不错,为朱元璋所重视。

  朱檀呢?

  从未上过战场。

  之前在应天一直是个爱读书的书生。

  现在听到朱檀要教平安战术,总给人一种倒反天罡的感觉。

  偏偏此时平安还是一副心悦诚服的模样。

  冯胜忍不住摇摇头。

  如果说这世上真的有生而知之的圣人,那鲁王殿下肯定算一个!

  草原。

  一望无际。

  此时正值初夏。

  大片的绿色如波浪般翻滚,阳光斜斜地洒在辽阔的草原上,金光闪烁,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芬芳。

  二十几万蒙古骑兵浩浩荡荡地行军。

  骑兵们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姿挺拔,马蹄声声,扬起的尘土在空中弥漫,仿佛一条黄色的长龙在草原上翻腾。

  脱古思帖木儿站在队伍中央,满脸的志得意满。

  登基以来,这是他真正享受做皇帝的时刻。

  然而,不时传来的战报却让他的心仿佛始终住在阴霾里一般。

  他有些担忧地看着身边的吴清臣。

  “归义王!朕派去的斥候,已经损失了三百多人了!一个回信的人都没有!是不是出事了?”

  吴清臣忍不住偷偷翻了个白眼。

  不是出事了,能一个都回不来吗?

  他忍不住道:“想必是遇到了明军,被全灭了!”

  脱古思帖木儿闻言更加焦虑道:“就是这个问题!那么多斥候,竟然一个回来的都没有,明军是怎么做到的!太凶险了吧?正常来说,这些斥候只要发现敌情就会立刻向回跑,告诉咱们的!现在却是全军覆没了!这种诡异的事情,朕还从未见过!”

  脱古思帖木儿却不知道。

  明军手里有火枪,有望远镜。

  发现这些斥候比他们发现自己早,追击的时候火枪的射程又奇远,以无心算有心,自然是这个结果了!

  更何况,朱檀又对元蒙的斥候下了追杀令,一个活口都不留!

  被元人发现自己的大军可以,但不能让他们提前探知到太多虚实!

  这些蒙古人都是天生打仗的好手,战场感知力强的惊人。

  若是让他们提前探到自己大军太多消息,万一根据一点蛛丝马迹推测出来什么,只怕脱古思帖木儿会头也不回的跑路!

  现在就好多了。

  斥候来多少杀多少!让脱古思帖木儿根本摸不着头脑!

  吴清臣听到脱古思帖木儿的话,忍不住叹气道:“陛下,臣不通军务,您问我,其实,用处不大的!”

  脱古思帖木儿摇摇头。

  “朕问过那些将军和部落头领了,他们也是一头雾水!为今之计,只能让先锋军小心一些.”

  忽然。

  有军士赶了过来,禀道:“陛下!我们已经发现大明军队!他他们把金山城围了!”

  脱古思帖木儿闻言一惊!

  急忙骑马向前方冲去。

  远远的,他和一众元蒙大军的首领看向了金山城方向。

  此时。

  金山城下。

  明军的营帐如同星罗棋布,联绵不绝。旌旗飘扬,气势如虹,尽显大明王朝的威武与雄壮。阳光照耀下,明军的铠甲闪闪发光,令人望而生畏。

  城墙上。

  依然飘荡着元军旗帜,看起来,整座城稳如泰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fa77.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yfa77.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